在中国毽球赛事中,当两队总分(积分)相胜负的判定规则主要依据赛事采用的竞赛规程。根据《202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竞赛规程》及相关毽球竞赛规则,具体判定方式如下:
1. 优先比较胜负关系(积分)积分是循环赛阶段排名的基础标准:胜一场积2分,负一场积1分,弃权积0分。若两队积分相同,需进一步通过其他指标判定名次 。 2. 积分相同时的判定顺序若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,按以下顺序依次比较:
C值(胜局率):\\( C = \\frac{\
ext{胜局总数}}{\
ext{负局总数}} \\),C值高者排名靠前。
示例:若A队胜局10局负局5局(C值=2.0),B队胜局8局负局4局(C值=2.0),则需继续比较Z值。
Z值(得分率):\\( Z = \\frac{\
ext{胜分总数}}{\
新得利客户端ext{负分总数}} \\),Z值高者胜出。
示例:A队总得分200分失分150分(Z值≈1.33),B队总得分180分失分120分(Z值=1.5),则B队排名更高。
抽签:若C值和Z值均相同,则通过抽签决定名次 。⚖️ 3. 特殊赛制差异淘汰赛阶段(如双人赛单人赛):通常采用单败淘汰制,每场直接决出胜负,不涉及积分排名 。平踢毽球:规则与竞技毽球类似,但每局为抢11分制(10:10时抢11分),积分相同时同样适用C值和Z值规则 。 总结判定优先级: 积分 → C值 → Z值 → 抽签。
关键依据: 胜负关系虽是积分的基础,但积分相同时需通过胜局率(C值)和得分率(Z值)进一步细化比较,而非直接参考两队间胜负记录。
建议参赛队伍详细查阅具体赛事的竞赛规程(如全国锦标赛或地方赛事),部分比赛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微调规则。
